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石泉县探索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新路径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5-07 20:05 来源:安康市石泉县司法局 浏览数:

近年来,安康市石泉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坚持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着力打造主动民生活力“三个司法”,通过控源头、优服务、聚合力,构建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工作格局,深入推动“枫桥经验”在石泉开花结果,有效探索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新路径。

“三度”控源头 瞄准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关键点”

强化培训广度。将《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人民调解法》等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对全县从事信访综治工作的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主题培训活动32场次书籍1万余册,有效提升全县综治、信访干部的法律素养依法调解、依法维稳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宣传精度。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创新实施“菜单式”普法,征集普法课题库200余个,方便全县干部群众按需“点菜”学法。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菜单式”普法294场次,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强化教育力度。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为核心,以青少年、综合执法办案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治教育基地为辐射,以司法所、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为站点1个中心+6大基地+N个站点”的石泉特色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体系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三化”优服务 找准矛盾纠纷源头管控“着力点”

诉求表达渠道多样化。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多服务项目进驻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线下诉求表达平台,配套建立领导带头坐班、律师值班和参与化解信访事项等制度机制;依托(居)法律顾问微信群、“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治石泉”微信公众号载体,建成线上诉求表达平台,实现群众诉求表达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法律服务形式多元化。全县164个村(社区)和100家企业选派105名法律顾问,每月进村入企开展法律体检、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矛盾化解至少1次制定公证便民惠企八项措施,探索推行“公证+调解”“绿色继承”服务模式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所有贫困户、涉法涉诉和重点信访事项当事人纳入援助范围,做到应援尽援,切实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服务质效跟踪制度化。积极推动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指标倒逼各镇各部门履行相关职责任务;大力实施需求、交办、评价“三张清单”,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实现对接、服务、监督“三个精准”,为矛盾纠纷源头管控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实现群众有需求,党和政府有回应。

“三治”聚合力 把准信访矛盾源头化解“突破点”

自治为本,推进调解组织规范建设。县调解协会联合司法所各级调解组织设立换届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在村级组织换届时,同步安排村级调委会换届,确保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立、人民调解员的产生群众做主、群众公认、群众信赖,为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多元化解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法治为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始终将“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化解矛盾”贯穿到源头治理的各个环节,依托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统筹县镇村193个人民调解组织常态化、全覆盖动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实时会商研判,按照轻重缓急登记建账,实行红、黄、绿“三色”动态分类销号管理综合运用“三调联动”、以案定补、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多元化解方式逐一化解销号,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年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82%。德治为基,提升人民调解社会效果。信访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注重发挥道德的感召作用,把村规民约和公序良俗作为评判案件的重要依据,努力做到调处结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信访矛盾纠纷调处与新民风建设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村(社区)道德评议会的作用,用道德力量和群众舆论扬正治邪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