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榆林市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7-18 17:07 来源:榆林市司法局 浏览数:

近年来,榆林市从建章立制、完善队伍、落实经费等方面强化工作举措,着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上台阶,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

抓规范夯实基础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意见》,从人民调解网络组织、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阵地建设等方面完善部署,压实责任。市司法局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加强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调解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

优结构建强队伍

构筑完善四级人民调解网络,发挥乡镇(街道)基层骨干作用,夯实村居(社区)调解组织基础,形成分流有序、衔接顺畅、工作高效的人民调解网络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律师、司法鉴定、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将人民调解组织与城乡三级网格、调解员和网格员有效衔接,推行点面结合、立体布局的四级网格化人民调解管理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共有3666个调解组织,9234名人民调解员,实现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强保障增加动力

市司法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榆林市市级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补贴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市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市司法局同市财政争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市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对全市184个司法所给予建设补助,提高司法所工作质效,有效发挥了司法所人民调解职能作用。

聚合力提升质效

不断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联合成立了市婚姻家庭纠纷、银行纠纷、教育纠纷、医疗纠纷、价格争议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市司法局驻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室等调解组织。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榆林市行政争议预防调处工作机制的通知》,制定了《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强化府院联动和诉源治理,有效推动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在各领域实现全覆盖。

创品牌激发活力

各县(市、区)司法局充分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激发人民调节工作活力。定边县司法局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四李会诊室”,形成“立、理、礼、利”四字调解法;靖边县司法局创建了“乔乔话 当面说”、“老李拉事室”等品牌调解室,形成了“见‘钊’拆招,‘钊钊’制胜”的人民调解新妙招和“一听二劝三普法四引导五调解”的工作法;绥德县满堂川司法所依托“说事堂”说事,实现来事接事有人管、理事定事有时限、议事说事有依据、访事查事有回音、论事档事有提升;榆阳区明珠路司法所以“三长制”服务协调中心和“小吴调解工作室”为载体,实行“网格化管理+人民调解”模式调处辖区矛盾纠纷,得到群众一致好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