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县坚持以人为本的安置帮教理念,不断拓宽思路和渠道,着力建设安置帮教基地,做好刑释解矫后半篇文章,实现了“安其身、用其长、正其本”的目标,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建基地“安其身”
结合山区实际探索建立“党政主导、企业承载”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模式,为刑释人员“安其身”创造条件。党政主导“推”。将基地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工程,成立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和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累计兑现奖励资金6万余元,推动基地建设“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精挑细选“建”。严格条件,从重视程度、规模大小、管理水平、法治环境等多个“维度”考量,好中选优、精挑细选热心企业,作为安置帮教基地建设点。累计建成东岭锌业、银湘矿业、声威建材等9个企业安置帮教就业基地,累计安置帮教对象37人。鼓励自建“引”。加强与企业的司法互动,增强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意识,鼓励社会责任感强、有安置能力的企业主动建立安置帮教基地。某企业大股东违法被判处5年缓刑,在外省执行社区矫正,为保障企业发展,凤县司法局主动协调将其执行地转至凤县以便经营管理。解矫后,其主动申请将公司建成安置帮教基地。
帮就业“用其长”
坚持“企业愿意接收、安置对象愿意就业”原则,与安置帮教基地签订协议,“用其长”确保安帮对象就业无忧,全县205名安置帮教对象帮教率达到95.5%。牵线搭桥,无缝对接。发放《安置帮教对象就业意向调查表》,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协调在企业或安置帮教基地工作。定期召开安置帮教基地座谈会议、联席会议,向相关部门和安置帮教基地反馈安置帮教对象就业意向,安置做到无缝对接。依托班组,结对帮教。建立企业负责人与职工结对帮教责任制,做到思想、生活、技术帮教“三结合”。银湘矿业公司打造党建引领帮教“红色银湘”品牌,一名党员联系一名安置帮教对象,6名安帮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鼓励激励,重拾信心。基地与安置帮教对象签订劳动合同,与其他职工平等对待,做到政治地位、工资标准和劳保待遇一视同仁。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比赛竞赛中获得名次、年度评价优秀的,均按相关规定给予奖励,使他们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获得了单位、社会、家庭认同,提升了自身存在感。
重帮教 “正其本”
坚持就业安置与教育引导并重,强化刑释解矫人员继续教育,“正其本”预防重新犯罪。定期组织安置帮教基地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培训,指导基地定期开展以案说法、以法育人活动,增强法律意识。注重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创业致富、见义勇力、拾金不昧等典型事例,消除偏见和歧视,形成良好氛围。加强社会救助,帮助符合条件的帮教对象申请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政策,11户安置帮教家庭中有25人享受低保金、特困供养金、临时救助19.3万元,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重拾生活的信心,多名安置帮教对象现已步入企业管理层,其中一人成为部门经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