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法律维权“专业力量+专班服务”工作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有机衔接、融合互促,引导群众依法维权,趟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新路子。
整合资源 搭建平台
白河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常年外出创业或务工,依法保障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成为政法部门特别是法律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县委平安办、县司法局制定了《关于切实发挥法律服务作用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专业优势,引导和支持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因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等引发的“三跨三分离”矛盾纠纷。完善组织架构。成立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服务专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搭建工作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特别是涉及“三跨三分离”的矛盾纠纷形势,因案组建专班,确定解决路径,分类对症处置。整合人员力量。在推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县重大矛盾调解中心“双心融合”、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司法所“站所共建”的基础上,统筹基层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资源,整合律师、法律顾问、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力量,实行“专班吹哨、人员报到”,常态化做好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服务工作。
完善机制 规范流程
大力推进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宽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建立健全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体制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细致排查。针对矛盾纠纷易发领域和可能诱发不稳定的苗头问题,做好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摸排工作,分类建立法律服务需求台账,常态化开展风险研判,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将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处置再早、化解在小。全程跟进。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镇级层面或行业部门能够解决的,及时化解,对矛盾尖锐案件,引入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协调会商,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对于重大疑难案件,按照“属地、属事”原则,报经全县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服务专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研判后,统筹全县法律服务力量参与处理;对“三跨三分离”疑难案件,一对一组建工作专班,并引导当事人选择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案件,提高维权成功率。去年以来,法律维权服务专班先后20余次赴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开展维权服务150余人次,成功化解涉及工伤(亡)、拖欠农民工工资、人身伤害赔偿、医患纠纷等一批重大矛盾纠纷问题,帮助群众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依规办理。对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对签订的调解协议、承诺书进行公证、司法确认,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益。在履约过程中为当事人提供资金提存、代管等法律服务,确保当事人便捷高效履约挽损,提升处置公信力。
提升能力 强化保障
把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的关键来抓,选优建强队伍,强化工作保障,筑牢社会稳定基石。提升队伍素能。建立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双型人才”信息库和推行“双向培养”模式,定期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开展培训,强化法律维权服务专班建设。鼓励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具备法律服务工作者准入条件的人民调解员通过司法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更好为民调解纷争、维权服务。打造调解品牌。发挥“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员”洪元文、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程文国等优秀人民调解员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个品牌调解工作室,参与化解“三跨三分离”矛盾纠纷25件次。落实奖惩机制。建立法律服务人员参与化解“三跨三分离”矛盾纠纷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表扬激励,对违法违规、激化矛盾的追责问责。全面落实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和调解案件“以案定补”制度,激发法律维权服务专班工作积极性。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