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白河县乡贤化身“和事佬”巧解群众“烦心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0-19 16:10 来源:安康市白河县司法局 浏览数:

“都是老邻居了,你们都听我一句劝,这一锄头地的事情,不值得你们这样大动干戈……”10月5日,在白河县仓上镇红花村三组,乡贤调解员老张再次化身“和事佬”,耐心地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

“事情解决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这都多亏了老张!”接受调解意见、最终与邻居握手言和的李某一个劲向老张致谢。

在白河,还有很多和老张一样的乡贤化身矛盾纠纷调解员,被群众称为主持公道的“和事佬”。 

近年来,安康市白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乡贤在群众中威望高、信誉好,以及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为村民提供零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和和美乡村建设。

为乡贤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我从原单位退休后,一直就在村上,当调解员都二三十年了,村里的人和事我都熟!”白河县宋家镇磨坪社区的乡贤调解员柴敦科说。73岁的柴敦科,是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在选聘乡贤调解员中,他凭借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被聘请为乡贤调解员。

辖区群众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田间地角等看起来琐碎的“小事”,这些小矛盾虽然不大,但要妥善地处理好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却并不容易。为此,白河县积极探索“党建+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会治理新路径,大力加强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挑选热心肠、威信高、资历深的乡贤担任人民调解员,细致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在各村、社区,或被群众推选,或主动申请,一批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五老”人员被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专攻村里“搞不定”的纠纷,真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情理法结合化解矛盾纠纷

“我当初就不该答应让你修这个临时房子!你今天不仅要拆除,还要给我多年的占地费用!”

“你这房子的四周我早买下了,你这么多年从这里过,我还没向你收过路费呢!”

茅坪镇四新村的华某和黄某因宅基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

乡贤调解员汪和文、谈会祥见双方情绪激动,决定暂时将两人分开,分头给双方做工作。在两位乡贤调解员的耐心劝说、调和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为应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乡贤调解员们不断摸索,总结出“分头调解法”,从“情、理、法”三方面下功夫,先摸清双方当事人的情况和诉求,“背对背”分开做当事人的工作,然后再将双方叫到一块“面对面”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

现在,村民之间有矛盾纠纷,都主动去找乡贤调解员。他们对农村的各种矛盾把握得住、把握得准,而且说话有分量、公平公正,群众都信服他们。今年以来,乡贤调解员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62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当事人对调解满意度达98%。 

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张李二人因琐事,打斗不止两相伤。相互赔偿事不小,受伤住院更煎熬。邻里之间莫争吵,和睦才能万事好。遇上纠纷别慌乱,民法典里有答案。平平静静想问题,不打不骂更和气……”宋家镇焦赞村的乡贤调解员贡宗贵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后,自编了一首“打油诗”教化乡邻要和睦。

“之前参加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时我记得老师讲过:一个案件教化感召和社会宣传等方面的效果,远大于解决十个普通案件所带来的影响。我明白这意思就是预防大于治疗,我把一个小案件宣传好,潜在地预防了很多纠纷的产生,通过这样的教化作用,能很好地引导乡邻一起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贡宗贵和其他调解员分享调解经验时说到。

乡贤调解员从法律法规着眼,从乡情亲情入手,从民间“老理”出发,“土话”“软话”把理说透、把情道明,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同时,他们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用村民听得懂的“大白话”现身说法,影响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贡宗贵是我们村上退休的老支书,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法律知识,我们都爱听。有时候和别人发生纠纷,听了贡支书的顺口溜,都不好意思再犯浑了……”老百姓纷纷对贡宗贵竖起大拇指。

乡贤调解员们感到,“在调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讲解法律知识,能够引导群众认识到法律不仅能够保护自身权益,也是大家都必须遵循的规范,从而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据统计,全县培养的乡村“法律明白人”中乡贤占40%。2022年以来,乡贤参与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20余场次,协助村(居)委会起草、修订村规民约等120余件(次)。 

“加强基层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发挥乡贤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白河县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总结经验、建立机制,引导乡贤能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