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合阳县司法局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倾力打造“六调合一两联办”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以“基层之治”夯实“合阳之治”。
举旗定向 下好矛盾纠纷化解“一盘棋”
坚持党对调解工作的领导,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突出矛盾纠纷化解之“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民调解组织机构、运行机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工作,有力推动新时代调解工作破局启航、破难攻关。把稳矛盾纠纷化解之“舵”。县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人民调解、综治、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等资源力量集中摆布、集成发力,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司法行政部门主抓、各级各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良好局面。筑牢矛盾纠纷化解之“基”。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人民调解工作对接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村级换届后调解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建立矛盾纠纷月分析研判制度,每年年初选树表彰优秀调解员,建立人民调解案卷“以案定补”制度,全面夯实人民调解的制度根基。
延伸链条 搭建矛盾纠纷化解“一平台”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完善县、镇、村三级调解组织,不断延伸工作领域,全力推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建立“一站式”调处平台。在全市率先成立合阳县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内设信访矛盾纠纷调委会、城乡建设事务调委会、医患纠纷调委会、劳动争议调委会、价格争议调委会、婚姻家庭调委会和诉前调解办公室、警民联调办公室组成的“六调合一两联办”,为群众提供了专业化“综合式”纠纷化解服务平台,力争让群众反映问题“只进一门”,努力实现社会治理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打造“一系列”化解品牌。坚持联调联动,聚焦住建、民政、发改等7大领域,组建9个行政调解委员会,建立行业矛盾纠纷化解专家人才库, 成立人民调解工作“智囊团”,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相互衔接的有机工作体系。先后打造“黄大妈工作室”“老吴工作室”“车有辙金牌调解工作室”等一批在群众心中“叫得响、做得好、信得过”的特色调解室,进一步擦亮了合阳调解品牌。形成“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格局。出台《乡村法治建设提升行动推进方案》,按照“五落实、六统一”要求,指导全县12个镇(街)223个村(社区)建立调委会235个,不断加强村(社区)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城关街道金水社区“一小区一台账、一网格一档案”、南苑社区“1+5+X”、黑池镇五丰社区民主协商“7+X”机制、坊镇灵泉村“五治共建”等基层善治新模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聚才赋能 激活矛盾纠纷化解“一池水”
不断完善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强化工作保障,助力平安合阳、法治合阳建设。培育骨干力量。及时配齐配强骨干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任律师、退休法官、老司法员、相关领域专业精英专兼职调解员22名。壮大基层力量。严把人民调解员“入口关”,从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中为镇街、村(社区)选聘人民调解员1269名,通过以会代训、岗位练兵、案例会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调解员的实战技能,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30场次。延伸工作触角。通过“人民调解”+“网格管理”“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模式,推动调解工作向基层治理源头延伸,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截至目前,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7563人次,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21件,挽回经济损失860余万元,受理的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人民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所有调解的案件均实现了零反悔、零上访。媒体赋能人民调解。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拍摄宣传片《老雷和他的队员》、《法盲村官》,创办《以案说法》栏目,印制《人民调解简报》,制作微电影、微视频,不断加大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有效提高了调解工作美誉度。有效化解疑难积案。聚焦农民工工资、房屋拆迁、城市管理、农村土地、物业服务五大矛盾纠纷易发多发领域,组建重点案件调处专班,一案一策、合力攻坚。仅县级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就成功化解疑难复杂纠纷和信访积案130件,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62面。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