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柞水县司法局“五举措”深化平安乡村建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1-06 14:11 来源:商洛市柞水县司法局 浏览数:

今年以来,商洛市柞水县司法局积极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五举措”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结合平安建设暨“九率一度”提升、送法送戏镇村行、每月一主题法治宣传和“3.15”等重要时段,各司法所联合派出所、法庭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到村(社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宣传乡村振兴和平安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截至目前,送法送戏巡回各镇办演出80余场次,各司法所在集市、移民搬迁点、法治广场等人员聚集地和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法治宣传12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30000余份,发送平安建设短信6批次50余万条,投送平安建设微信朋友圈广告8万余人次,努力让户户知晓、人人参与,切实提升法治宣传实效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巩固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根据《柞水县“法律明白人”日常考核及年终考核评价细则》要求,及时对现有“法律明白人”进行考评,对不认真履职、发生违法违纪行为及其他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清退和调整。同时,积极开展“学法用法示范户”“普法标兵”“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商洛最美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培训,提高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截至目前,共调整“法律明白人”12人、推选“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1人,开展“法律明白人”业务知识培训15场次,2名优秀“法律明白人”被命名为“商洛最美法律明白人”。

 

防范化解矛盾纠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镇(办)、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建立并落实村(社区)调委会每天一次、镇(办)调委会每周一次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回访制度,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对常见多发的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山林土地等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依法及时就地予以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片,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不上交。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874件、化解872件,回访已化解矛盾纠纷367件。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规定,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文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组建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加强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工作。在红岩寺革命老区、杏坪茶厂等地建设社区矫正对象公益活动基地、警示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9个,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公益活动或警示教育活动。投资50余万元在下梁新城建设200余平方米的智慧矫正中心,构建“智慧+矫治”,“线上+线下”精准化监管模式,提高社区矫正智慧化水平,目前56名在矫对象思想稳定、社区服务成果初见成效。出台《柞水县安置帮教工作规范》,与工会、妇联等组织协调配合,帮助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在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开展公共法律服务

提升镇(办)、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服务规范化水平,统筹提供法律援助、律师、公证、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指引。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工程,构建公共法律服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认真落实公证、法律援助“绿色窗口”“最多跑一次”“上门服务”“预约办证”“延时服务”等便民利民惠民举措。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村(社区)法律顾问到村开展“三个一”(举办一场“乡村振兴法治课堂”、参与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举办一场涉农法律咨询)服务活动45场次,让群众的法律问题在“家门口”得到回应和解决,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