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州市司法局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筹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全面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切实加强普法与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平安彬州、法治彬州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好普法宣传教育“先手棋”
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组织普法责任单位和44名普法讲师团成员、43名法治副校长、16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以“法律七进”为主线,开展“乡村振兴·与法同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普法活动3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5万余份。高标准打造了宪法广场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水口镇长禄村、新民镇黄三村、城关街道官牌村等36个民主法治示范村,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938人。创新线上普法新模式,依托“法治彬州”微信公众号,全市镇村微信普法群,每天转发推出省司法厅天天学法普法短视频。以《今日彬州》报纸、《爱彬州》APP、《法治彬州》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编发刊载法治宣传信息100余条。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开办“法润彬州”普法栏目,开展《说说我们的民法典》、《司法为民》等法治快板文艺巡演,营造全市浓厚法治氛围。
打好人民调解“主动仗”
按照“八有、六统一”标准,指导各调委会聘齐聘强了人民调解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成太峪、豳风“六好司法所”建设任务,督促城关、永乐司法所提升改造,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法融网格,选派614名调解员下沉网格,织牢镇村(居)调解网,共调解矛盾纠纷427件,调处率98%。
练好法律服务“组合拳”
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道)服务站为骨干,村(社区)服务点为基础,健全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推行律所联镇(街道)工作,全面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度融合12348热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平台联动、优势互补”的立体化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组建彬州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全市33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和法律服务70次,帮助企业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6条、提出法律建议意见17条。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常态化进村入户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共提供专业法律意见110条,为群众全力提供“家门口”“零距离”服务。打造“法援惠民生”“公证便民利企”品牌建设活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10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170份,办理法律援助278件、公证302件,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奏好法治建设“协奏曲”
以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目标,细化分解242项创建指标任务,明确标准要求,夯实工作责任,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排查整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6方面54条。审查各类规范性、涉法文件和重大合同52份,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论证40次。审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7164份,提出整改意见10大类。全市党政部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3次,完成全市405名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1件,调解和解13件,依法办结8件,结案率100%;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
拧紧社区矫正“安全阀”
及时提请市政府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全面推行周例会、月评估、季督查等制度,扎实开展“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年”等专项活动,推动智慧矫正与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建设升级,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加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实行“四加强”“五严格”工作机制,创新钉钉打卡签到和综治视联网视频点名,打造“三类”基地9个。开展业务培训3场次、档案评查1次;深入司法所督导检查10次、慰问生活困难矫正对象6名;组织矫正对象集中培训学习81场次、开展公益活动93场次,全市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到位,无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和影响安全稳定事件发生。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