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咸阳市公证处聚焦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多措并举强服务 提质增效暖民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2-21 14:12 来源:咸阳市公证处 浏览数:

 2023年,咸阳市公证处聚焦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坚持以“小切口”提升公证服务,全力破解制约服务群众顽疾,多措并举强服务,提质增效构架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靶向发力,提升服务精准化

持续优化细化办证程序。加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工作,推进公证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实现高频公证事项“全省通办”。积极开展小额遗产继承公证告知承诺制,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当事人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提供便利。截止11月底,共办理小额继承公证102件,涉及遗产继承存款、有价证券、理财产品等共计118万元;向群众发放《民法典》、公证办理清单等宣传资料700余份。

持续探索便民利企措施。利用互联网平台,全面推动线上公证办理。线上通过政务网可查询的电子证照,线下不再重复核验,节约群众时间成本。

持续推动智能多元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不定期对办证大厅工作人员着装是否整齐、服务态度是否热情;接听办证咨询电话是否使用文明用语、解答咨询是否流畅专业等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及电话回访。

跟抓督查,严把公证质量关

业务例会制度化,业务考核规范化。每周进行公证业务学习和公证质量教育,开展经典案例交流研讨和特殊案例重点分析,通报《全国公证行业违法违规案例》,要求扎实把牢公证质量关,严格规范公证执业行为,坚决杜绝假证、错证的发生。

 

以自查、抽检、专检等模式,开展卷宗质量检查。坚持依据《公证程序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照陕西省公证协会的公证质量标准,紧紧围绕真实性、合法性、程序化、规范化四个主要方面对涉及不动产权属处分的委托公证、涉外公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遗嘱公证、继承公证,以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从审查核实、网上办证流程、公证审批、卷宗归档各个环节闭环检查。顺利完成对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办理公证卷宗质量全面检查,评选出优秀卷宗10本。

倾听心声,勇于破冰解难题

 

打通涉外公证堵点。针对当事人反映因领事认证流程不清,领事认证办理点分散,地域跨度大造成的认证难、认证慢的问题。经调研考察与陕西省外事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申请人在咸阳市公证处办理涉外公证时,可自愿同步申请领事认证代办服务,一次性领取认证过的公证文书。“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体联办的开通,依法保障当事人在涉外民商事交往中的合法权益,确保涉外公证文书在使用地无障碍使用。

打造新型公证业务。注重听取企业、银行、商会等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意见,着眼推进群众所急所需办理的新型公证业务,围绕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企业电子化合同签订等新兴领域,积极建成标准化“双录”谈话室,为办理商业证据保全、遗嘱、赋强公证业务等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涉外活动、服务经济、民生发展。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法治培训、法治体检等活动,为小微企业、困难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工作若干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风险防范专项公证服18次,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帮助民营企业规范参与民间投资项目对接会,助力民营企业提升依法经营、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截止11月,共计为困难企业、群众减免公证费用29万元。

网络赋能,跑出服务加速度

多点位创新服务方式。咸阳市公证处积极筹备,依托互联网办证平台,先后在市政务大厅、武功县、长武县设立办证便民点,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公证法律服务之间的智能融合,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公证”远程办证新模式。在办证点配套安装公证智能办证系统、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仪、高拍仪等信息化设备,下派技术人员,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公证员与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成远程咨询、受理、签署文书、出具公证书等全部环节,最大程度节约当事人的时间成本,打破服务群众的空间壁垒。

网络视频“云视听”全面建成。咸阳市公证处武功、永寿、长武、杨陵等县区网络视频“云视听”公证业务开通使用。当事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助网上办证平台,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即可完成信息核验,受理申办等公证流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的便民利民暖心承诺。

下一步,咸阳市公证处将继续狠抓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以实干促实效,不断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