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俊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省司法厅统一部署,3月16日至4月10日,我市扎实开展了“法律服务进万村,推进法治到基层”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在省厅调研组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五项任务,坚持四个注重,强化问题导向,努力做到规定动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得到了省厅调研组和工作组的充分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协调衔接,扎实安排部署
局党组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市局分别在3月5日和3月16日,先后两次召开任务部署会,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针对五项具体任务,分别明确完成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任务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推进。在力量配置上,市县两级分别由“一把手”总负责,对应省厅调研组和工作组,对口成立相关组织,由科室负责人负责,对接协调活动开展。针对“讲法治”环节,我们及早准备,统一协调市直各律师事务所主任和普法讲师团成员,制作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共享使用授课宣讲资料,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合理调配,收到了良好效果。活动期间,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作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司法行政整体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均全程参与了活动,并对整个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注重责任落实,层层传导任务
一是层层传导,夯实工作责任。围绕“讲法治、调矛盾、解民困、促治理、建机制”五项工作任务,做到市县同步实施,全员参与,推进到基层一线,切实唱响“法律服务进万村,推进法治到基层”开年大戏,突出对县区司法局活动的指导,针对每项具体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进度和成果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各环节工作成效。
二是需求牵引,突出问题导向。在法治宣传上,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采取了分层次、分类别、互动式的授课和宣讲方式,分别为基层领导干部、在校学生、企业经营人员进行授课并现场互动交流,提高法治宣传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社会反响强烈。针对大荔县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存在的问题,由市局主要领导出面,现场协调解决108万元补助经费,达到了调解主任每月300元的标准。市律协会长王选律师在白水活动期间,就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政策、法律问题与群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受到在场群众的高度评价,他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赞扬司法局这项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心结”,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市直律师魏新峰在为华县领导干部作了依法行政的授课后,县长当即拍板,决定聘请他为县政府法律顾问。澄城、蒲城工作组就抓好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座谈交流,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注重解决问题,发现挖掘典型
一是突出宣传报道。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宣传报道组,专门负责宣传报道。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设活动专栏,把每天活动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联系渭南日报和驻渭新闻媒体以及省级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报道活动信息。活动期间,共发布信息80多条,社会评介积极热烈,做到了活动宣传轰轰烈烈,活动开展扎扎实实,增强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活动期间,工作组分层次召开了座谈会、报告会、咨询会,对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让基层群众讲出来、把原因找出来,把对策反映上来,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经验材料。临渭、华县工作组就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抓基层工作的经验形成了调研材料和经验材料,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工作质量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是发现挖掘典型。活动期间,在省厅调研组和工作组的指导下,对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涌现的具有较强典型性、示范性的特色亮点和先进典型进行再梳理、再挖掘、再提升,把点上可复制的经验予以总结推广,引导和带动面上工作。其中,澄城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荔县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临渭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潼关县和大荔县的村级法治文化建设、蒲城县东王村以大宣传促进大调解、以大调解促进大稳定,以大稳定促进大发展的经验、蒲城县以律师为主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调解长效机制等一批典型经验得到深度挖掘。
四、注重督导跟进,延伸活动成效
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我们成立了五个督导组,由班子成员带队,分片跟进督导活动开展情况,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同时,省厅工作组在渭活动期间,白天冒雨深入基层搞活动,晚上回来开会总结分析,研究第二天活动安排,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风扑面、气象一新。他们发现问题准、落实工作细、自身要求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既使我们学到了工作经验,又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先后举办以解读《决定》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报告会110场次,参与调处矛盾纠纷50余件,督办回访法律援助案件78件,举办村居法律法规讲座17场次,指导督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建设218处,建立了8个方面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司法行政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增强,抓基层、服务基层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在基层也得到生根发芽并持续发酵,掀起了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的新高潮,必将促进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再上新台阶。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