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胜
按照下基层活动安排,3月9日至13日,宁陕石泉工作组一行四人采取驻点调研、走访慰问、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先后深入到两县35个镇村、企业、学校,司法所及法律服务对象家中,扎实开展讲法治、调矛盾、促治理、做调研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做好工作衔接,细化分解任务。省厅动员会后,我们在学习吃透活动方案和厅领导讲话精神基础上,及时与石泉宁陕两县司法局联系,制定活动方案,提出任务要求。抵达两县后,立即会同县局对主题月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形成周密的工作日程安排,落实责任,倒排工期,使每一项工作扎实细致、不走过场。二是高标准严要求,规定动作不走样。全组同志发扬不怕吃苦、忘我工作、连续作战精神,共举办校园和企业法治报告会4场,受众3200余人,发放普法资料300余册,参与调解纠纷6件,指导基层调委会规范化建设5个,督办法律援助案件6件,指导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站5个,回访法律援助受援人4人,指导10个民主法治村居创建,督促指导6个镇、1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三是精心谋划接地气,自选动作有创新。1、农家小院话法治,广开言路听民声。工作组坚持边干边谋划,因地制宜,创新形式,走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宣讲法治,在石泉县城关镇杨柳社区和宁陕县皇冠镇朝阳村,举办两场庭院法治漫谈会,邀请县镇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学校师生、农民工、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五个重点人群,采取“拉家常”的方式,面对面倾听他们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大类80多条,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欢迎。3月19日《陕西日报》以“陕南农家小院的别样普法”为题作了报道,3月17日《西部法制报》头版头条、《三秦都市报》、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普法网等全国30余家报刊及网站刊发转发,受到各界关注好评。2、普法知识进校园,互动交流气氛浓。为增强石泉县春蕾小学和宁陕县中学两场校园法治报告会针对性,工作组提前给县司法局提要求,并预审律师讲稿,以一案一例一法、互动问答的形式,重点讲解了《未成年保护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生动的案例、精妙的点评使师生聆听认真、互动热烈,受到3000余名师生欢迎好评,离开时两校校长索要了讲座稿。3、普法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效果好。工作组在石泉县城关镇黄荆坝社区利用当地正月表演彩连船形式,组织编排法治小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现场发放法律资料,受理群众咨询,增强群众学法守法积极性。四是攻难关克难题,重点工作有特色。现场调解一起纠纷,挽救一个家庭。在石泉县熨斗镇,工作组现场参与,采取情、理、法并用和“背靠背”式的调解法,成功化解一起当事人刘某婆媳之间因生活琐事导致长达10年、并日趋激化的矛盾纠纷,使这个家庭破镜重圆。回访帮教矫正人员,制止一起村民焚烧秸秆引发的森林火灾。翻山越岭驱车数小时回访帮教在宁陕县太山庙镇胭脂坝村野生动物养殖场就业的社区矫正人员张光宁,鼓励其好好改造,并帮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途中见山下浓烟滚滚,风势很大,及时与镇干部一起制止村民焚烧秸秆可能引发的一场森林大火。
二、发现的亮点及问题
(一)发现的亮点:一是“法治石泉”微信普法受众广效果好,使新媒体普法成为广大群众贴身的“法律顾问”,在2014年全国政法机关影响力排行榜中荣登司法行政类第七名,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二是石泉社区矫正“六位一体”工作法值得推广,该县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刑法约束、价值引领、亲情感召、心理矫正等“六位一体”工作法,对不服管教的社区服刑人员执行收监,并召开全县社区服刑人员收监警示教育大会反响大效果好;三是宁陕县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及“以案定补”落实有力,全县50%的村级调委会达标,7万人的山区小县每年县财政拿出5万元用于“以案定补”经费,对不足部分财政全力予以保障。
(二)发现的问题:一是基层司法所力量依然薄弱。部分乡镇司法所人员少、任务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普法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领导干部无纸化考试方式、法治宣讲的内容形式及新媒体应用等亟待改进加强。三是全社会普法合力尚未形成。“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主动性不够、责任意识不强,重执法、轻普法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社区矫正规范化需加强。司法所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感受体会
“三点感受”:一是锻炼了队伍。通过下基层活动,使干部接了地气、摸了实情、转了作风、长了才干。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鼓舞了基层干部士气,使司法行政职能向基层得到延伸。三是提升了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四点体会”:一是带着问题、带着感情下基层是保证。下去了只有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达到下基层的目的,赢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二是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是前提。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方面要以有为争有位、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宣传和营造重视支持司法行政工作的好典型、好氛围。三是创新思路举措是关键。通过一周的下基层活动,深刻体会到司法行政工作要出亮点成绩,必须始终坚持“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理念,创新思路举措,不墨守陈规,敢于担当责任,以有位争有位,才能不断推动工作跨越发展。四是落实责任是保障。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不断加大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考核的同时,将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形成全省上下、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重视支持司法行政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研究报告和内参,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二是对基层先进典型进行提炼和宣传。三是推广下基层庭院普法漫谈会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创新调研方式,掌握更多的一手素材,使调研工作更贴实际,更接地气。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