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琪光
3月16日至21日,我们参加了西安市碑林区、莲湖区“法律服务进千村、推进法治进基层”主题月活动。在短短的6天中,按照厅里的活动要求,根据当地实际,顺利完成了活动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下去前,侯耀军副厅长两次召集西安组会议,进行安排,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及时与西安市及碑林区、莲湖区司法局进行工作对接。西安市的活动从3月3日已经开始进行。我们共深入10个社区,在社区、学校、企业等举办了6次法制讲座,回访了4名法律援助受援人,督办了 2件法律援助案件,参与了4件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观看了一场社区法制宣传情景剧演出,考察了法制文化广场、文化墙建设,检查了商业纠纷调委会工作,检查指导了两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社区法律服务站建设,并结合律师管理业务走访了2家律师事务所进行了调研。整个活动内容充实丰富,安排的很紧凑。
二、两区的工作亮点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两区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碑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驻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5个服务窗口、“12348”值班室及私密会谈室;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出入境管理处等部门在一栋大楼里办公,人流量大,人气很旺,非常便利当事人咨询办理法律事务。尤其是莲湖区建立起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一厅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前台的窗口服务与后台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有机结合,不仅便利了当事人,也有效促进了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开展。每年全国都有许多单位来莲湖中心参观学习,我们在莲湖期间,山西侯马司法局专程前来学习经验。
二是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取得成效。莲湖区共有134个社区,每年争取到134万元,用于律师进社区的补助,并规定每周五下午全局干部到包抓街办、社区,督促检查律师进社区等工作,促进律师参与街道、社区依法治理活动,为辖区驻地企业、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一对一的专业法律服务。碑林区的律师进社区工作也做的很扎实,由司法局给予律师一定的补助,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律师服务。
三是律师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效果良好。两区都在交警大队派驻律师坐班,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调解交通事故纠纷,既便利了当事人,缓解了交警的工作压力,也让律师得到了适当的经济补偿。
四是公证提存业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于公安部规定处理交通事故时公安部门不得收取保证金,两区的公证处及时跟进,进驻交警大队交通纠纷调解室,利用公证提存业务将保证金提存到公证处,顺利解决了交警部门的难题,也解决了当事人的后顾之忧,大大促进了交通事故纠纷的顺利解决。
五是“三调联动”机制运行良好。两区都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为有调解意愿的当事人进行即时调解,或者对街道工作站、社区工作室、专业调解组织以及行政调解中遇到的疑难案件启动“三调联动”调解程序,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充分发挥区法院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合议庭作用,积极引导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效果良好。
六是长乐坊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服务“微频道”作用显著。工作站率先在西安市首家创建法律“微频道”,通过微博、微信、飞信等网络化服务,使辖区群众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咨询法律问题,享受一站式法律服务。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平台与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的互动,为辖区居民打造了一条解决法律问题的网络绿色通道。截至3月15日,工作站官方微博共原创、转发信息1000余条,微信公众账号推送多图文消息81条,“微频道”与群众互动50多次,成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维权的综合平台。
三、存在问题
在活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个别街道、社区由于面临大量的事务和维稳任务,加之人手紧张和办公条件的限制,对调委会等司法行政工作不很重视,没有专门的调解室;二是律师、公证员在进社区宣讲法律法规时,存在有些准备不充分,有些讲得不够通俗易懂等问题;三是区司法局负责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进行日常监管,但没有行政处罚权,也不设律师协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有效监管。
四、几点体会
一是这次活动很接地气,直接深入到最基层,普遍受到群众、学生、社区、企业的欢迎。
二是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了解基层的实际,为以后工作更好的开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能够从基层学到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好的经验。
五、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街道、社区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的资金投入,让街道、社区充分体会到人民调解、律师公证等服务在促进社区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视司法行政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民调解法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商住小区的宣传,真正发挥好调解的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律师公证员进社区的培训工作,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律师公证员进社区的政府购买力度,使这项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