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仁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组(神木、府谷工作组)在调研指导组张东书记的带领下,工作目标落实,任务落实,成效显著。基层贯彻落实主题月活动,积极性高,手段新,方法活,工作亮点多,所见所闻所感,深受教育。
神木府谷是我省能源重镇,短短数十年,因煤而兴,经济繁荣,独特的发展经历,对司法行政工作影响深远,总的感受是,发展支撑法治,发展需要法治。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抓住社会面矛盾,党委政府出面抓法治教育
神木县因民间借贷引发了训多社会矛盾,一直困扰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这种局面,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找准法治才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发展的根本性出路。我厅主题月活动下发后,神木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于3月4日以“两办”名义发出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宣讲活动。县司法局借势用力扩大范围,迅速抽调法院、公安、国税、教育等27家部门单位的58名业务骨干,组建了以民间借贷为重点的、地企和谐、惠民政策、青少年普法教育、社会治理等五个法治宣讲团,一个月内,深入全县21个镇(办)、校园、村组、矿区、企事业单位进行拉网式巡回法治宣讲。
在宣讲过程中,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分类实施:南部乡镇以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城乡低保、养老保险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北部镇(办)突出民间借贷、土地管理、房屋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仲裁等方面法律法规;各企业以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劳动用工、工伤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实施以来,共宣讲105场(次),受众1.3万人,社会反响很好。
在宣讲的同时,县司法局还组织了律师、公证员、法援工作人员现场咨询,专门印制发放十余类法律书籍以及印有法制宣传标识的便民卡片,雨伞,手提袋,围裙,门帘,垃圾桶,烧水壶,调味盒等,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二、扬长补短,坚持发展与法治同步
神木县以历史为教训,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与法治一同谋划、一体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多种法治教育方式,补短板,拉长板,形成了多角度、立体式、全方面的法治教育新格局。
一是文艺演出效果好。为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宣传法治,神木县司法局组建了一支法治文艺宣传队,以群众喜闻见乐的陕北说书表演形式,把法律知识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诠释。同时,利用文艺演出间隙送法到人,深化宣传效果。
二是基础设施建的好。在多方调研、精心策划、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县司法局建成了神木镇政府、惠苑小区、沙母河村、煤炭公司四类有代表性的法治教育示范点;建成了南关小区、杏花滩公园、人民广场等一批法治文化墙、文化广场、文化街。同时,注重激发临街商户的社会责任,所有临街酒店、商场、宾馆、社区的电子显示屏,都安排有法治内容,巡回滚动播放,营造出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是现代传媒用的好。主题月活动期间,在新浪、腾讯开通微博,利用短信群发平台进行了实时报道与法治宣传。共发送微博报道232条,法治短信100余万条,形成了新媒体传播法治新模式。
四是法治专栏办的好。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法在身边”等法治专栏,在神木报、《社区之窗》等报纸专刊上开辟“法的阳光”专栏,以案释法,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同时,利用电视台播放“从头再来”公益广告,倡导群众理性面对民间借贷纠纷。
三、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破解用人难题
司法所缺少人手的问题在全省普遍存在,也是一直制约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瓶颈。在编制不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全省上下都有思考,都在探索。府谷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府谷县司法局下辖23个司法所(含办事处),有工作人员102人,由于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女同志多,日益不能适应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特别是信息化和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县司法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及县人社局反映,经过多方争取,2015年,县人社局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形式,一次性招录了51名大学生,全部充实到司法所工作。目前,全县23个司法所基本达到了7人所,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员保障,也为其他一些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神木、府谷的工作有基础、有创新、有发展,工作中还有其他一些好的做法,由于时间关系,主题月活动期间,我们没有能全部了解和掌握。至于实施方案规定的任务,我们也都全部完成了,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