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体会
刘仁
在全系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厅机关组织我们到中国革命的圣地“照金”,学习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创业、勇于进取的革命精神,亲身体验根植在这片热土上的“照金”精神、“马兰”精神,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深深体会到这些精神在我们司法干警身上,在劳模身上、在武警官兵身上、在钢铁战士身上,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这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司法干警、一茬又一茬武警官兵,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这些精神与十九大精神一脉相承,归根起来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来到“照金”、来到“马兰”、就是回归“精神家园”,汲取养分,提高自我。
一、学懂
要搞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无疑是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强音,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最强号召。党员干部作为国家事业的带头人,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十九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品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光芒。拿起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工具,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致力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伟大实践中,努力推动司法行政改革跨越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是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职责使然,使命所在。
学懂就要抓住重点,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党中央准确把握进入新时代脉搏,社会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党的四个伟大历史使命,“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绘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两步走的宏伟蓝图,指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目标,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等一系列系统性的理论,指导着推动者我们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脉络,不断给自己思想上补钙、学习上加压、能力上加油,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将自己的软实力转化为工作中的硬功夫。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听党的话、跟党走、让党放心。
二、弄通
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弄通十九大精神,首先要联系“7.26”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学习、思考和把握。“7.26”重要讲话当初是为十九大定基调的,提出了很多问题、很多思考。现在反过来,正成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一把“金钥匙”。“7.26”讲话强调党的十九大以后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全部作出了科学回答,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报告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十九大报告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集大成者和概括与升华。二是弄通十九大精神,关键要紧扣背景、形势、任务等具体问题来学习、思考和把握。十九大报告最大的背景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最大的形势判断就是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最大的战略任务及时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结合“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三是弄通十九大精神,重点还是从报告自身各部分之间的融会贯通方面来学习、思考和把握。十九大报告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理论,第二部分是务实举措,第三部分是领导保障。这三个部分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同时,每个小部分之间,以及“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之间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比如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变革,就是在十八大以来五年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才有了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这是密切的因果关系等。
三、用活
任何好的理论都有鲜活的灵魂,不是教条的死板硬套。十九大报告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体现了我们党浓厚的人民本色和人民情怀,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针对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开出一个又一个处方,解决一个又一个新情况新问题。用活活用十九大精神,我的理解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具体到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就是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司法鉴定各项制度,抓住鉴定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放,围绕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为公检法安监察部门提供合格高质的司法鉴定产品。目前,司法鉴定投诉比较突出,也考量着司法鉴定管理监督工作。为此,要灵活运用十九大有关精神,从减少司法鉴定纠纷的保障措施上考虑,从鉴定委托、鉴定受理、鉴定实施、鉴定管理方面入手,采取预防性措施。
一是鉴定委托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鉴定材料要遵守合法性、真实性原则;要满足鉴定技术标准要求,要经过法庭质证,要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确认;鉴定要求须征得双方同意;鉴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应有的知情权。司法机关主要是人民法院要明确告知当事人不提供真实、客观、符合技术要求的鉴定材料,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风险。
二是做好鉴定受理环节审查。司法鉴定要按法定的范围受理。司法鉴定是指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司法机关按诉讼法律规定的鉴定程序,委托法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进行的鉴定。有些鉴定纠纷,就是未按法律规定乱受理鉴定引起的。当前,许多当事人、律师以至鉴定机构并不完全了解这一点,将什么鉴定都视为司法鉴定。“有请必鉴”倾向严重,由此引起的纠纷也较多。诉前鉴定的受理要严格控制。按法律规定,诉前鉴定受理只限于两种情形:尚未立案的刑事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尚未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当事人的近亲属为解决举证中涉及专门性问题的证据材料,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目前诉前鉴定受理控制不严,受理范围远远超出这两种情形,是引起鉴定纠纷的常见原因。鉴定咨询的性质要与司法鉴定、诉前鉴定、非诉鉴定严格区别。前者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询问、审查、征求意见的非鉴定活动,咨询意见仅供参考,不具有证据效力;后者是按法律法规进行的鉴定活动,鉴定意见具有为起诉提供证据材料和为行政执法提供证据的作用。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出具咨询意见,一定要明确性质并注明其适用范围——“本咨询不属司法鉴定、诉前鉴定、非诉鉴定,咨询意见不具备证据材料效力”。
三是鉴定实施要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鉴定参与人要搭配合理。一个鉴定事项,应指定或选择三名以上鉴定人实施鉴定,且专业特长、业务能力、鉴定经验要取长补短,优化组合,人员不能出现畸形结构。严格按鉴定工作流程实施鉴定,每人应先分别鉴定,写出鉴定步骤、方法、依据、意见初稿,然后共同讨论、研究。鉴定活动是科学实证活动,每个人都要亲自观察、比较、实验、分析论证,“一人为主、其他人同意”的操作方式是绝对禁止的,是鉴定出错的常见原因。严格实行鉴定内部复核、讨论程序,出现不同意见,坚持反复鉴定、研究。对于有争议的鉴定事项,应组织本机构内同专业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在鉴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获得一致意见;若各有依据的不同意见,按鉴定人负责制规定处理。认真制作鉴定文书,鉴定书的格式、内容、文字表述、图像图表制作都要符合规范,尤其是鉴定步骤、方法、原理、依据、标准要按科技与法律要求阐述清楚。
四是鉴定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切实提高鉴定主体的鉴定能力和管理水平。要重视鉴定人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鉴定人的鉴定能力。加强对鉴定机构的业务指导,督促鉴定机构抓好鉴定操作规程、鉴定技术标准、鉴定文书规范、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投诉举报等项工作的管理、指导,每项鉴定都应严格进行质量检查评估。严格控制社会上助长鉴定纠纷滋生的消极因素。目前鉴定纠纷的发生除与当事人、鉴定主体、鉴定委托方、鉴定管理部门有关外,社会上消极因素的指引也不可忽视。对专门给当事人出歪点子,无依据地出具鉴定咨询意见的“游走鉴定人”重点监管。
四、实干
坚持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个奋斗目标,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紧扣“一个五年、两个十五年”战略步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厅党组工作目标,瞄准司法鉴定发展方向,讲政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做好司法鉴定各项工作。一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贯彻落实厅党组的部署要求;二是主动谋划、当好参谋助手;三是抓住司法鉴定质量这个关键,切实服务好建立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局;四是着力司法鉴定“双严格”整改工作,努力提升司法鉴定社会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总的来说,学习好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恪守己心,有群众情怀、事业有作为、奉献有担当。十九大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给人以莫大的信心和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那样“伟大的梦想的实现,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梦想的放飞需要我们仰望星空,梦想的实现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唯有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追逐梦想的阶梯才会越垒越高”。“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通过学习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国家,更加坚定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努力的决心。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