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两学一做”大家谈(学系列讲话)
 -
 
正文

感怀新中国七十周年建设成就 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贡献青春力量——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心得体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10-29 16:10 来源:厅机关党委 浏览数:

  今年的国庆假日,最让我们国人自豪、激动的事,莫过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烈的历史深沉感和民族责任感贯穿始终,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庆祝大会后,盛大的阅兵式,雄师威武,扬我国威;十万群众游行,欢歌笑语,盛世中华。在这个不同寻常的节日,我想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从心里说一句,我爱你,中国。

70年沧桑巨变的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庆祝大会的空前盛况,给世人展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强起来,我们走过了风雨百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条路走得很艰辛,是无数仁人志士通过太多的尝试、付出太多的牺牲换来的。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总能让人清醒。中国近代以来,国家民族迭遭外辱内患,战乱频仍,人民饱受屈辱、苦难深重,旧中国国将不国。落后就要挨打,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同时出现的,还有澎湃激荡的爱国心和敢于牺牲的凌云志。可是反动势力太强大,撼山易,救旧中国于水火中却很难。直到70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前途命运才随之一新,“少年中国”势不可挡。70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

  70年的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送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出来的!回顾历史,我们成功的经验可以有很多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一大时期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早期处处受共产国际“指导”发展到今天成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始终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从创设政权、建设新中国到推进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革命转向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孤立封闭转向全面开放,逐步破除迷信、克服理想化和教条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正确和错误、经验和教训中付出过高昂的代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新时代新挑战: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刻不容缓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加强法治建设是其中之一。

  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在发展和法治关系上,一些地方还存在“发展要上、法治要让”的误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问题,资源大量浪费,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时常发生。比如,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就是立法上“放水”,执法上“放弃”的严重后果。这两年来,党中央以雷霆之力推进扫黑除恶,一大批黑恶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些黑恶势力由小到大、长期存在,聚众滋事、危害一方,背后就存在着执法者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情况,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近年来,司法机关依法纠正的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除了一些司法人员缺乏基本的司法良知和责任担当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通过程度地反映出,当前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法治领域面临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如果处理不好,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民族复兴。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党中央审时度势,去年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这样的机构,目的是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党中央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领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重点工作,一批涉及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法律法规顺利出台,以社会最关切的食品药品安全、营商环境优化等问题为重点,开展法治专项督察,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迈出新的步伐。

法治陕西建设的参与者:积极贡献青春和力量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2018年底,我省成立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自委员会成立以来,在中央依法治国办的精心指导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高点起步、全面推进,全省13个市(区)、86个县(市、区)成立了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治建设顶层设计,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法治综合督察,督察利剑作用初显,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升,全社会尊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

  全面依法治省全面推进,参与者见证者乐在其中。作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秘书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深地感到,能参与新时代法治建设,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好,中国共产党90年的成长史和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非常深刻的说明了这个道理。和平年代,也许不需要为国家民族付出生命,但不能没有干好工作的决心和意志。革命理想高于天。推动法治建设也需要此般革命斗志,增强做好法治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积极性和自觉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职责要求我自己必须认真抓好学习,一方面是加强政治学习,对照党章、准则和条例,在学懂弄通中净心、明理、践行,用理想信念指引前行方向;另一方面是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扎实的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学以致用,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是工作业绩。要注意克服思想懈怠和行动拖沓的苗头倾向,用心用脑用情工作,了解基本情况,研究主要问题,掌握基本规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法治陕西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