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创建全省行政复议示范市经验材料
复议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行政复议案件质量,发挥行政复议功能,推动行政复议制度落地生根,行政复议工作效果明显。尤其是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以来,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更加充分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功能日渐凸显,案件数量连年大幅增加。2013年来,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962件,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方面,复议后对具体行政行为维持的约百分之42,撤销、确认违法或变更、其他处理的达到百分之57。市政府法制办被原国务院法制办评为“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先进集体”,一名工作人员被评为“全国行政复议优秀个人,”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工作被渭南市委深改组评为“优秀改革案例”。在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党的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增强行政复议工作能力。
渭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作为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大事来抓。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2007年开始,市委以考核为抓手,将行政复议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用复议案件办理质量、履行复议职责、接受复议监督三个指标来衡量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行政复议工作成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2017、2018 年连续三年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列入市委年度改革事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被市委改革办确定为全市优秀改革案例。
二是认真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专家辅导讲解行政复议制度,专门听取了市政府全市行政复议工作专题汇报,就进一步推动行政复议工作向市政府提出要求;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调研市政府行政复议工作,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
三是充分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市政府每年度向市委、人大报告法治建设工作时坚持将行政复议作为重要一章,政府常务会议安排专题学习行政复议法,分析典型行政违法案例,研究推动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复议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复议案件,审阅行政复议专报,分管市长参与具体案件处理,审核把关案件文书。在办理华阴市一村集体与解放军某部营房的土地使用权纠纷案件中,市政府一名常委副市长三次赴案件争议地实地查勘,组织协调,最终使这起形成10余年、引起多次群体事件的土地争议案件达成和解。市政府改进工作方式,相继确立了主动纠错、听证、建议意见函等工作模式;出台了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对新形势下行政复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市中级法院建立了行政争议案件协调机制,对于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有明显错误的,向其发出纠错函,要求其主动纠错,维护政府公信力。
二、创新体制机制,以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助推行政复议工作上台阶。
针对全市行政复议工作专业人员少、力量分散、经费不足、案件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我们积极探索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市政府专门研究了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决定成立渭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复议工作模式,由部门单一受案、单独复议变更为复议委员会统一受理、集体审议。通过试点,增强了行政复议办案力量,健全完善了相关制度,加大了复议监督力度,提升了行政复议制度的知晓率,增强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密切了干群关系。
一是增强了复议工作力量。行政复议委员会作为案件审议机构,由部门的主管领导或法制机构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从事复议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共聘请了33名委员;下设办公室,从市直相关单位抽调6名工作人员充实办案力量,具体负责行政复议案件的日常办理;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增加了6名专业人员,安排市财政大幅增加复议工作经费,成立了行政复议应诉专家咨询组,聘请11名行政法方面的专家、律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复议应诉案件办理,为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把脉问诊。
二是统一了办案标准和模式。市政府审定了《渭南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形成了“三集中一统一”的办案模式,即渭南市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中受理市级复议案件、集中复议专业人员共同办理案件、集中复议委员集体审议案件,统一由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把关作出复议决定。市政府法制办作为案件集中受理点,统一接收市级单位行政复议案件,市政府各部门不再受理复议案件。通过“三集中一统一”, 畅通了复议案件受理渠道、统一了全市复议案件审理尺度、规范了案件审理过程、完善了复议法律文书,更好的发挥了行政复议制度在政府依法行政中的监督指导功能。复议委员会制定了案件办理程序,对行政复议申请的接收、受理、审查作出了规定,确定了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审理案件规则,明确了案件听证程序、调解程序以及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提请审查的程序。
三是提升了行政复议制度公信力。复议委员会在办案中坚持畅通受理渠道、开门办理案件、严格执行复议决定,充分运用实地调查、听证等方式,努力做到案结事了,通过对土地征收、城镇房屋征收、道路停车费等热点案件的办理,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得到提升,行政复议已经成为渭南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2015年5月,一名群众对城区交警部门在城区收取机动车临时占道停车费的行为不服,向复议委员会申请行政复议,经过5名委员集体审议,认定交警部门收取停车费行为缺乏法律依据,遂作出了确认违法的复议决定。市政府听取了案件办理情况,终止了整个城区占道停车收费项目,使渭南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不收取占道停车费的城市,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三、抓住关键环节,夯实行政复议工作基础。
一是抓好宣传,着力解决行政复议制度知晓率低的问题。行政复议是被动监督,必须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我们针对群众“不知复议、不愿复议、不信复议”的情况,加大对行政复议知晓率的宣传,以复议高效、便捷、力度大、不收费等特点为重点,引导群众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纠纷,化解矛盾。市政府下发专门文件,组织开展完善救济告知事项活动,要求各行政机关在执法文书中准确全面告知行政复议救济权利和渠道;在全市范围开展行政复议宣传周活动,制作了《渭南行政复议》专题宣传片,组织相关部门制作“行政复议问答”宣传栏、宣传册,公布了行政复议受理电话,在渭南广播电台开办《法制在线》栏目,举办行政复议专题节目。市依法治市办将行政复议法列入“七五”普法规划,落实各单位“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指导,着力解决全市行政复议工作开展不平衡问题。坚持考核引领,自2007年起,市政府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依法行政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逐年发布渭南市行政复议案件审查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行政审判与行政应诉联络工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模式,交流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推动典型示范,在复议委员会试点实施前,分两批确定富平县政府、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为全市行政复议工作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注重培训提高,自2009年开始,我们将行政复议法律知识列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学习必修课目,组织行政执法人员9次旁听行政审判和复议听证,开展专题研讨,先后邀请省法制办、西北政法大学、省国土资源厅等专家组织了5期专题研讨活动,300余人参与。
三是建章立制,着力解决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范问题。我们出台了渭南市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定、渭南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对案件立案、审理、听证、决定各环节进行了规范。建立起信息公开机制,重大复议案件从受理信息到复议决定,全部在政府网站予以公开,通过召开听证会,使行政复议过程透明公开;推行疑难、重大复议案件专家咨询制度,对疑难、重大复议案件启动行政复议应诉专家咨询程序,先组织专家进行研讨后再上会审议,确保吃透案件,认识到位;实行案件审议例会制度,规定复议委员会办公室每周四召开行政复议案件审议例会,所有受理案件均由复议委员会根据案件难易程度组织3-7名委员集体审议决定;落实复议结果定期通报机制,每半年在全市范围对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结果进行评析通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在复议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后,向涉案单位、地区发出行政复议建议书及意见书;对有重大影响的复议案件以行政复议专报形式由市法制办报告政府主要领导,告知案件将会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建议,在依法公正处理案件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制服务。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