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创建全省行政决策示范市经验材料
我市自开展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以来,紧密围绕创建目标任务,高度重视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着力从健全决策制度、完善决策程序、落实责任追究入手,做到了行政决策合法、科学、民主。
一、以关键少数法治习惯养成促推行政决策法治化
决策的法治化是行政决策的首要前提和“基本红线”,我们通过树牢“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法治习惯、强化法律审查等方式确保决策合法合规。
(一)牢固树立决策“红线”意识。坚持法治教育培育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引导依法决策。我们把领导干部学法、知法、用法作为培育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决策的关键一招。市县(区)两级政府均建立了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将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列入常规培训课程。2017年以来,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集体学法6次,常务会议集体学法10次,利用“市政府大讲堂”对机关干部进行多次法治教育培训。同时,邀请县内外专家学者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对各级干部进行轮训。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政策理论、市场经济、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测试和考评,将测试考评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范畴,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法治成为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筑牢法治思维和“红线”意识。
(二)严格行政决策法律审查。建立了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明确要求出台涉法文件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处置重要国有资产、重大项目投资等重大决策,必须先通过合法性审查、论证才可上会讨论。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通知》,完善《安康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规范聘任、考核、管理、备案等制度,市级42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市税务局组建“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团队,为人民群众提供双重法律服务,经验做法在全省税务系统予以推广。市政府聘请7名法律顾问,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聘请法律顾问349名,参与中心城市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征迁、棚户区改造、国有企业股权转让遗留问题、国有金融平台公司框架协议审定、立法项目意见征集、重大信访事项等,出具工作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石泉县推行法律顾问列席常务会议制度,2017年法律顾问出席政府常务会议14次,参与审查重大行政决策30余次,组织律师团队为5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33个重点建设项目担任法律顾问,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深入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百分之84.4。
二、以民主决策程序的严格执行力促行政决策科学化
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是提升政府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我们通过公众参与、科学评估、政务公开等措施力促决策科学民主。
(一)公众参与制度化。出台《安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和听证制度,在制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时,普遍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和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公开听取公众意见。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召开各类听证会50余次,吸纳合理意见1000余条。在政府立法过程中,多次召开听证会、论证会,并在市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开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80余条,吸纳40余条,切实提高立法工作公众参与度。市政府通过政务门户网站、网络报刊问计于民,积极征集人民群众对2018年市政府工作建议和意见,收集整理各类意见100余条。市国土局在制定《安康市中心城市规划区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安置办法》时,组织土地征迁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及部分农民代表举行听证,收集、采纳合理意见,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风险评估常态化。出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评估、谁负责”的原则,对涉及征地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项目实施等重大决策事项,探索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防止群访、闹访问题发生。市国土局针对大范围征地拆迁、重大行政许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或公共安全的重大决策,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并开展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工作,确保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市卫计局将涉及医疗、卫生应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纳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评估报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市规划局认真组织实施决策风险评估,成立了专门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决策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效防范了决策风险、减少了决策失误。
(三)政务公开多元化。全面落实常务会议旁听制度,优化旁听人员结构,建立旁听人员资料库,将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人员吸纳进来,积极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2017年以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24次,累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和企业代表旁听市县政府常务会议2000余人次,累计遴选374名在校大学生寒暑假到市直机关参加见习,切实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以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助力法治政府建设。2017年全市各单位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91037条,编发政务微信18379条,政务微博7935条,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200余件,召开新闻发布会124场,建设政务信息查阅点1075个,今年上半年,省政府网站采用发布信息255条,市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发布信息350条,官方微信发布信息215期839条。通过在“聚光灯”下行使权力,在“放大镜”下开展工作,公民了解政务服务、参政议政渠道畅通,方便了群众办事,赢得民众好评。
三、以从严追究决策责任保障依法决策制度有效落实
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实现决策权力和责任相统一。
(一)梳理职权,规范权力运行。以权责清单公布运行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流程优化、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组织编制完成了市县镇三级“五单两图”,即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证明及盖章事项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图,推动政府放权、社会松绑、企业减负,促进了政府行为规范。精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16项,精简率达百分之42。市县镇三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在全省率先上线公布。将市级97项中介服务事项精简压缩到52项,清理幅度达百分之46。审定下发25个具有行政检查职权的市级部门双随机目录,召开了“双随机一公开”启动会。按照“六个一律”的要求对市级各部门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进行清理压缩,市级36个单位涉及有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的单位19个,共计梳理上报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136项,其中保留125项,取消11项。
(二)严格问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出台《安康市国家公职人员“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实施办法》《安康市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暂行办法》,对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不力等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予以问责。围绕市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公开承诺事项、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议定工作,下发《重点工作专项督查计划》,组织59个部门对359项1340件重点工作在媒体上公开承诺。严格执行《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制度》《重点工作公开承诺事项问效问责办法》,实行公开承诺、跟踪督办落实、严格问责问效,有力保障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研究制定《安康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办法》,通过审计强化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在任期间开发自然资源资产决策的监督。石泉县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失误终身追究制度》,形成了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范和操作体系;岚皋县制定了《岚皋县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决策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使决策问责制度更具操作性。2013年以来,共提醒函询领导干部286人次、诫勉领导干部63人次。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