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创建全省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县经验材料
近年来,澄城县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省市精神,在2014年成功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县”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力度,不断明确政府职责,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权力监督,行政执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政府依法履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行政决策和化解矛盾水平不断提升,为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构建全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体系,形成全县共下法治建设一盘棋的格局,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为此,澄城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分工配合、政府法制机构组织协调、镇(办)和部门推动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各镇(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法制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上下一致、衔接有效的法制机构网络。为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每年初,我们根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并召开动员会、专题会、推进会,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强化培训宣传,浓厚创建氛围
加强法治培训,强化普法宣传,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澄城县持续加强法治培训和宣传力度,一手抓培训。制定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等制度,先后邀请李国平、王周户、王德星等专家教授,对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高“关键少数”的法治能力。同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学法制度,要求各部门每年自行培训4次以上,执法人员年度学法不少于40学时;2018年,组织县政府法律顾问深入重点执法部门开展专题讲座13次,法治教育培训实现全覆盖。一手抓宣传。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阵地,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开通“澄城司法行政”和“法治澄城”微博,及时推送法律法规和法治信息。积极推进“法律九进”活动,举办“古徵法治大讲堂”3期,定期举办“6·5世界环境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宪法宣传日”等特定日宣传活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等主题宣传20余次,全县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逐步增强,氛围日益浓厚。
三、加强法制审查,科学民主决策
加强合法性审查,是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关键。为防止漏报漏审,澄城县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坚持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参加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专项问题会及各类协调会,以政府名义印发的各类会议纪要、签订的合同都要经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为依法决策提供全程法律服务。坚持“逢文必审”,在县政府发文首页纸上设置“法制机构审查意见”栏,凡以政府、政府办名义印发的所有文件必须经县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的不发、审查未通过的不发。统一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在案件处理审批表和结案审批表设置“法制机构审核意见”栏,对重大执法决定进行合法性审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质量。组建县政府法律顾问组,建立由50名律师、学者组成的法律顾问人才库,参与合同起草、文件审查、重大事项讨论等工作,发挥法律顾问“外脑”和“智囊团”作用,为决策合法性提供有力保障。
四、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执法水平
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确保政府公信力的基石。一是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库,以计分制的形式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日常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晋升、任职、依法行政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案卷评查。每年至少组织1次案卷自查,每两年组织1次全县范围的案卷评查交流会。采取听取汇报、对照标准查卷、逐人逐卷点评等方式对案卷存在问题进行面对面反馈,通过经验交流、学习评查标准、优中差卷对比、互学互评、当面反馈、逐部门通报等,促进了部门对行政执法案卷重要性的认识。评查活动结束后,下发《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反馈函》限期整改,推动案卷制作水平的均衡发展,实现了执法部门案卷评查“全覆盖”。三是编制汇总执法依据。历时一年对全县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汇总,截至目前,全县行政执法部门所执行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共1920部,其中法律221部、行政法规409部、地方性法规179部、地方政府规章151部、部委规章1130部,并根据法律法规变动及时修订,开创了我省县级政府层面执法依据编制整理的先河。
五、公示政府信息,强化民主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了制约公权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澄城县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力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公开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示县政府、各镇(办)、各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要点、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动态,同时将政府文件、财政预决算、重大项目建设和行政执法等重点信息进行常态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吸引社会力量,强化民主监督。在2014年第一批政府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支以行政执法对象为主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等广泛参与的“百名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队伍;在华元实业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3处行政执法监测点,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深入行政执法监测点,开展实地调查,了解部门执法情况;深入门店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是否合法、规范;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执法现场,开展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书面通报、限期整改,确保执法行为公正文明规范。
六、综合多种举措,化解矛盾纠纷
提升通过法定渠道化解矛盾的比率,建立成本低廉的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武器。澄城县积极发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导向作用,一是实行信访律师代理制度。推行县信访代理中心、镇(办)信访代理工作站、村信访代理工作室的“三级代理”,设立律师“坐堂”窗口,全程参与信访案件处理。二是构建大调解格局。坚持“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社区“法律诊所”的“人民调解网”,以信访和行政复议为主要渠道的“行政调解网”,以县人民法院、基层法庭为中心的“司法调解网”。针对医患矛盾、物业管理矛盾突显问题,率先成立医疗纠纷和物业管理纠纷调委会,建立起第三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柔性调解机制,畅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行政复议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成立行政复议办公室,配备专职副主任,招录3名专职复议人员,在行政复议审查过程中综合运用听证、调解、和解等方式,以彻底解决行政矛盾纠纷为目标,坚持“以调为主”“能调尽调”,最终达到定纷止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行政复议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经过一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法治工作,领导重视是基础。去年11月全省创建推进会召开后,澄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及早谋划,成立了组织机构,召开了示范创建动员大会,印发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凝聚了示范创建的共识;部门协同是前提。在创建过程中,各参与部门都能切实负起责任,对照创建指标,积极查漏补缺,及时完善资料,保证了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督查考核是抓手。我们严格履行督查考核程序,对报送资料不积极、资料不完善的部门单位,灵活采取现场指导、实地查看、微信指导、电话督查、发文催办等方式,加强各项资料的收集。对工作不重视、消极对待、推诿扯皮的部门,采取及时约谈、责令整改、下发通报的形式予以督促,助推了示范创建工作的进程;群众参与是关键。组织了多场“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县”专题宣传活动,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举办法治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和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形成了全县上下共同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