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体现的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近年来,石泉县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为契机,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在委托执法、放管服改革、社会治理、“七五”普法等方面创造性开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圆满完成了既定创建目标,多项工作获得了省市表彰,总结了诸多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体系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通过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明确总体目标,夯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尤其是一把手的责任。同时,在安康市率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出台《县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失误终身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内外部监督制约制度》《依法行政考核评议制度》《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制度》《依法行政第三方评估制度》七项机制,形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法治思维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通过采取政府常务会学法、法治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动领导干部学法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浓厚的学法氛围增强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时,以县委党校为法治教育平台,坚持把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2017年来共举办全县性集中法治教育培训5次,培训1100余人次,做到法律知识进教案、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同时,在任用干部前组织对拟提拔的干部进行廉政和法律素养闭卷考试,县人大在任命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时对拟任命对象进行法律测试,对未能通过测试的不予提拔任用。通过建立一系列法治培训考试制度,全县各级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升。
三、强化重点工作、狠抓关键环节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和清单制度改革,对涉及到县级的行政审批项目坚决取消、承接或下放到位,梳理形成了县镇两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 “法定职责必须为”。切实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全面实现“三集中,三到位”。政府机构和宏观调控职能有效优化,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显著加强,商事制度改革加速深化,“先证后照”、“审核合一”制、“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双公示”等多项改革政策落地开花,2017年至2018年5月底,发放微信办理营业执照335户,累计发放“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496套,排名全市第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31个部门接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红黑名单”认定工作规范开展。生态环境监管和保护得到全面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四、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按时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积极支持人民法院独立公正审判,认真对待各类行政诉讼案件,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无行政行为被复议或司法机关撤销、确认违法或责令履行发生。始终自觉履行行政和审计监督职能,加强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常态化开展,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2017年至今共检查各执法部门案卷307件,批转年度审计项目50个。同时,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加快推进,县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启用,实现了各类公共资源的集中和公开交易,建成了阳光透明、公平公开的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了权力运行。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网络舆情,有力地维护了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公众信任、理解和支持。
五、强化工作保障、严格督查考核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力抓手。始终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建设,2015年机构改革以后,面对新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任务需求,确定由常务副县长分管法制工作,在全县范围选调3名工作人员到县政府法制办工作,工作力量大幅增强,机构保持了高效运转。同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标准化、规范化预算管理,对行政执法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保障,对行政执法机关执法办案经费按标准足额保障,对执法装备和基本建设经费根据地方财力和执法机关实际需求全力保障,确保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依法行政考核评议制度》,将依法行政作为年度目标考核重要指标,由法制办牵头进行单独赋分考核,其中各镇和非重点执法部门考核分值为2分,11个重点执法部门考核分值为4分,每年均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查,考核评价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六、强化法治宣传、打造法治文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环境支撑。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七五”普法为抓手,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精心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广场2个、法治宣传彩屏2个、法治文化街2条、法治宣传桥1座、法治宣传墙80面,制作各类“七五”普法系列读本20余类40万册,开展法治讲座1100场次,放映法治电影150场次,法治文艺演出40场次,“法治石泉”微信多次跻身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政务微信排行榜前列,普法工作实现了全覆盖、无盲区,法治文化已逐步融入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倡导和支持全县干部从石泉实际出发,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理论研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理论文章、调研报告,把接地气、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汇编成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学习专著《石泉理论与实践》,组织编印了《石泉县理论学习文选》,作为县委中心学习组和政府党组学习材料,为法治政府建设及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